1. 請選擇要分析的選舉類型(滑到更下面有說明)
歡迎使用拉罷地圖工具 v07.17
本地圖工具旨在透過視覺化分析各選區近年選舉資料,以利規劃溝通策略與催票範圍。
請從上方選擇一種選舉類型開始分析。
關鍵指標說明
-
催票率:可以想像成是候選人在「整個村里所有具備投票資格的選民中」獲得了多少支持。
計算方式:候選人得票數 ÷ 總選舉人數
。這個指標的好處是,不管當天投票率高低,我們都能看出候選人在這個地區的「基本盤」實力。關於催票率的進一步探討,可參考此篇文章。
-
未投票率:代表這個村里「有多少比例的合格選民,沒有出來投票」。
計算方式:(總選舉人數 - 總投票數) ÷ 總選舉人數
。這個數字可以幫助我們了解此地區還有多少潛在的動員空間。
- 黃色外框:代表該村里在歷次選舉中(包含縣市長選舉參考數據),政黨傾向轉變超過 3 次,屬於高度搖擺區。
地圖顏色代表該村里在該次選舉中的政黨傾向:
- 標示藍色區域:代表中國國民黨候選人取得 5% 以上的催票率優勢。
- 標示綠色區域:代表民主進步黨候選人取得 5% 以上的催票率優勢。
- 標示黑色區域:代表其他政黨或無黨籍候選人取得 5% 以上的催票率優勢。
- 標示紅色區域:代表主要競爭者之間,催票率差距在 5% 以內,屬於激戰區。
資料來源與圖資聲明
本工具所使用之資料,均依據「政府資料開放授權條款」進行引用,資料來源如下:
重要說明
本工具的資料來源僅為歷次選舉資料,並非各機構的民意調查結果。
重要聲明
本地圖工具採用 2025 年之村里界圖資進行繪製。所有在此之前的行政區合併、重劃,可能無法精確對應。請您在解讀 2024 年(含)以前的歷史資料時,將此圖資版本差異納入考量。
功能限制提醒
由於 2012 年的行政區劃與現行圖資不符,此年份的資料【無法】顯示村里級別的地圖與詳細數據。您仍然可以查看各選區的整體得票概況。
關鍵指標說明
-
催票率:可以想像成是候選人在「整個村里所有具備投票資格的選民中」獲得了多少支持。
計算方式:候選人得票數 ÷ 總選舉人數
。這個指標的好處是,不管當天投票率高低,我們都能看出候選人在這個地區的「基本盤」實力。關於催票率的進一步探討,可參考此篇文章。
-
未投票率:代表這個村里「有多少比例的合格選民,沒有出來投票」。
計算方式:(總選舉人數 - 總投票數) ÷ 總選舉人數
。這個數字可以幫助我們了解此地區還有多少潛在的動員空間。
- 黃色外框:代表該村里在歷次選舉中(包含縣市長選舉參考數據),政黨傾向轉變超過 3 次,屬於高度搖擺區。
地圖顏色代表該村里在該次選舉中的政黨傾向:
- 標示藍色區域:代表中國國民黨候選人取得 5% 以上的催票率優勢。
- 標示綠色區域:代表民主進步黨候選人取得 5% 以上的催票率優勢。
- 標示黑色區域:代表其他政黨或無黨籍候選人取得領先。
- 標示紅色區域:代表主要競爭者之間,催票率差距在 5% 以內,屬於激戰區。